找到相关内容1397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证严法师和慈济功德会

    」、「舍」与慈济各项志业的定义与关联。他说:「慈」是「无缘大慈」,是「予乐」,代表「慈善志业」,但是要做到「大慈无悔」,且要国际化。「悲」是「同体大悲」,是「拔苦」,代表「医疗志业」,但是要做到「大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2961851.html
  • 梵网经古迹记卷上(1)

    不受者。道分善根不造生死引业故。同体大悲离我无化。故言唯一众生。四威仪中灭恶生善。言入道者总句。余三别句。满十解位名为正人。立福智资粮名正智正行。行即福也。下总结言。菩萨达观现前故不受六道果。必不退于...舍自命。诣讲论处导以大乘。入诸学堂诱开童朦。风前交友必简其师。月下忘怀影中味道。草系之功自有风云。交游美色亦知其空。大悲般若之所辅翼。乘不住道至心实际。但于诸心返照自性。明昧位立佛菩萨故。云何名为不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4561868.html
  • 观音与妈祖的相关性研究

     第一节 对自己-修持严谨 97  一孝亲表率 98  二宏伟誓愿 111  三修持法门 117  第二节 对有情-慈悲喜舍 125  一救世功德 126  二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 128 ...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卷一,《大正藏》第二十册。  唐菩提流志译: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》卷一,《大正藏》第二十册。  《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》卷五,《大正藏》第二十册。  唐玄奘译:《十一面神咒...

    林嫣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4062199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四句偈之阐述

    乘法,故叁藏十二部经,都是方便法门、引导诸人进入一乘教的法门。佛法如水般,可洗尘,如病而给与 ,有 心的毛病,就给能治去 心的佛法。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不可去怨恨对方,换个角度去想:你就是他,他就是你,...众生相,而是非常清楚了解自性和诸相的关系,而毫不着念的去施行,是不着我相,就是表现为无缘慈、同体悲的自然而然的程度,是一种清清楚楚的洒脱无住!所谓高高山顶立,深深海底行的境界吧?  理解了什么是“无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5062395.html
  • “如来禅合祖师禅”:晚明禅学中兴的特质

    与可行性的理据,从重新审视佛教修证的功夫规范中,表达佛教生死关切的宗教情怀。从生死关切的同体大悲中,诠述生死超越的佛教智慧;于整治“狂禅”、“伪禅”禅学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0962416.html
  • 佛教对“素食问题”的看法

    同体大悲”。所以,从减少吃荤食开始,逐渐增加慈悲心,自然能培福增德。   有人讲究吃素的时间,例如有的人习惯吃“早斋”。早上吃素,中午、晚上吃荤,这也不究竟;一般人早上本来就吃得比较清淡,吃个豆浆、...,都可以说明素食对人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。   吃荤、吃素是个人的生活习惯,有的人以荤食为主,有的人以素食为主,有的人荤、素不计,但是基于“不断大悲种”的理念,佛教劝人不要杀生,即是为实践佛陀的慈悲精神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462504.html
  • 佛教的人间性与超人间性及当代人间佛教的困境与出路

    修福德,才能证智慧;只有具智慧才能真正积福德,所以,佛教总是要求福慧双修。佛教的慈悲,是无缘之慈,同体大悲,这种慈悲在理论上是所有众生都可以达到的,而实际上,却只有得道的佛菩萨们才可能完整地具备“无缘”和“同体”这种绝对化的慈悲标准,这种慈悲也必然要以发心之愿力和智慧为前提,并成为积累福德的自然过程,所以,佛教也总是提倡悲智双运。佛教的神通一般分为五...

    李利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5262956.html
  • 把握人间佛教改革辩证思维的四个坐标

    人间净土是否现实?是人们美好的理想还是虚幻的神话?这是人间佛教改革中争论较多的一个焦点。证严法师把“同体大悲”的理念贯穿在慈济事业中,提出“预约人间净土”...

    徐孙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4563017.html
  • 佛教的和谐思想—佛教的和谐思想及其服务和谐社会的途径

    生活,人间佛教更能发挥其作用,“一者起缘众生慈,二者起缘法之慈,三者起于无缘之慈。一者自所作故起于悲心,二者为他作故起于悲心,三者离二边故起大悲心”。弘扬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的慈悲思想,开发人类心理潜能,...社会的表现。  6、人间佛教思想与社会和谐。  《无量寿经》云:“如来以无尽大悲,矜哀三界,所以出兴于世,光阐道教,欲拯群萌,惠以真实之利。”近代高僧太虚法师法语:“人间佛教是根据佛法常住真理涤除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61663078.html
  • 禅宗现代转型之路剖析——以安祥禅、现代禅、生活禅为中心

    其他地方,他又指出禅的三个特性:一、禅超越宗教与哲学,佛法是无我感情的宗教,就是无缘大慈——五条件的同情,同体大悲——感同身受的同感,而没有自我的执著,所以禅超越了宗教;禅之所以超越哲学,是因为禅反对...足理性、民主、人道、爱心,拥有古风道骨、侠义情怀,还必须“修习活在眼前一瞬的禅定力”。李元松先生认为,禅定力就是心力、意志力,未具起码禅定的人无法现观世界的实相,想要修证解脱或是实践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...

    圣 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5963156.html